基泰建設建案旁民宅下陷

台北市大直街94巷一處都更重建海砂屋建案,9月7日晚間突傳巨響,住戶發現一樓外牆變形、房屋傾斜,立刻逃離報警,警消協助疏散35戶居民至附近的道明外僑學校與實踐大學。然而就在疏散完畢後,一棟房子直接下陷「1樓消失」,警消進一步擴大封鎖。

台北市政府於9月7日8時許接受報案,警消也緊急到達現場展開疏離作業、在疏散完畢後也拉出封鎖線、設立。經目前初步鑑定,肇因為工地往下開挖3層,卻未立即做大底,進而造成連續壁破裂,坍塌先由基泰工地發生,然後擴散到一旁1、3、5、7、9號單數號共6棟建築,目前北市府已緊急灌漿,阻止坍塌擴大。附近有兩座施工工地,責任歸屬與事故發生原因要進一步釐清。

議員陳怡君於9月8日表示,台北市政府都發局7月一紙「會勘標的無危害公共安全之虞」解套公文讓建商繼續施工,是事因起由。112年7月6日都發局函覆陳情住戶的公文中,白紙黑字判定「會勘標的無危害公共安全之虞」、「建築工程得繼續施工」、「本局不予列管」。

陳怡君表示,受災住戶各種陳情方式都嘗試過,最後仍成繼續施工,如今造成如此後果,建商應負最大責任,將持續出面替住戶爭公道,要求建商無條件全額賠償、原地重建,恢復受災住戶家園,並追究公部門失職。


 

發生損鄰事件怎麼辦?

由於臺灣地狹人稠,都市化高度集中於某些區域,加上近年都市更新腳步加快,危老都更案件增多的緣故,不論是都更、舊建物拆除重建,或是新的建案,不限基地大小,施工地點都可能緊鄰其他既有建物,讓工地常夾雜在老舊社區內,四周老房子密度高,而在施工地點和既有建物密接的情形下,一不注意,可能就發生施工損鄰事件。

施工損鄰事件對於鄰近的現有房屋會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,例如產生傾斜與裂縫,甚至附近道路路面坍塌,這種「工程鄰損」、「損壞(害)鄰房」的新聞報導也會因為地區天氣、地質(例如:土壤液化)影響。

此時工程將可能面臨「停工」的處分,並且需要有檢討報告,由地方工務局核定才能復工。

而工地開工前地方政府會要求施工單位出具,由第三方公正單位調查的「鄰房現況鑑定報告」,此報告用以記錄開工前周邊建物的狀況,一旦發生鄰損事件,將依據報告內容比對損害狀況,以此判定責任。

若家中附近有建案進行開工,民眾會收到鑑定通知,此時應盡可能配合調查,以免日後發生鄰損事件,此份報告可以做為住家受到損害的佐證,若當時未配合調查,卻發生損害狀況,只能依民法向施工單位提告求償。

另外若鄰損事件發生,該工程如無法取得受損鄰房所有權人的和解或調解,那發生鄰損事件的工程,將無法取得使用執照。

透過「不核發使用執照」、「一定要件下強制停工」等手段,促使建築工程的起造人、承造人積極處理鄰屋的損害,甚至促成與受損的鄰屋所有權人商談和解事宜,來保障受損鄰房的所有權人。